这事儿其实没想象中那么神秘
好多朋友一听说要办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第一反应就是头大。感觉得准备一堆天书般的材料,跑无数个部门,整个人都要被掏空。其实吧,这事儿就像玩闯关游戏,只要把攻略摸清楚,一关关往下打就行了。我当初帮公司办这个资质的时候,也是从完全摸不着头脑开始的。
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够不够格。比如公司得有自己的家底儿,净资产多少得达标。然后关键人物不能少那些带着职称的技术负责人,还有拿着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这些人就像做饭的主心骨,缺了谁都不行。我那时候整天抱着计算器算公司的人数,生怕哪个岗位没凑齐。
技术设备也是个硬指标。总不能说要修路造桥,结果连台像样的挖掘机都没有吧。这些设备不一定全要自己买,租赁的也行,但得有凭有据。记得当时为了找一台特定型号的压路机,我打了十几个电话,最后在邻市租到了,那感觉跟寻宝似的。
准备材料就像收拾出远门的行李
材料准备这块最磨人,但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你得把公司从出生到现在的重要家当都翻出来营业执照是肯定的,还有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资料,这些东西平时都躺在档案柜里睡大觉,这时候全得叫醒它们。
人员证明材料特别繁琐。每个技术人员的身份证、职称证书、社保缴纳记录,少一样都不行。我那时候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证书复印件,还特意买了个分类文件夹,按岗位分门别类放好。最头疼的是查社保,有个工程师的社保断了两个月,我们赶紧补缴,还写了情况说明。
工程业绩证明是最有说服力的部分。你们公司以前干过哪些漂亮的市政工程,合同、验收报告、结算单,这些都得齐全。翻看这些业绩材料时还挺有成就感的,就像看自己孩子的成长相册。不过要注意,这些业绩必须是在你们公司名下完成的,借别人的成绩可不算数。
递交后的日子需要耐心等待
材料交上去之后,那种心情就像高考完等成绩。审批部门会仔细核对每份材料的真实性,有时候还会派人到公司实地考察。我们当时为了迎接考察,把办公室收拾得比过年还干净,每个技术人员都在岗待命,生怕出什么岔子。
如果材料有问题被打回来,别慌,这很正常。我第一次递交时就被挑出了几个小毛病有份合同缺少对方单位的盖章,还有个工程师的职称证书复印件不太清晰。补材料的时候反而踏实了,知道问题在哪,改好再交就行。
公示期那几天,我们每天都要上网看好几遍名单。等到终于看见自己公司名字出现在通过名单里,整个团队都松了口气。跑去领资质证书那天,我特意穿了正装,感觉比领毕业证还激动。
拿到资质只是开始,后面怎么用好它才是真本事。市政工程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路平不平,路灯亮不亮,排水顺不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有了这个资质,相当于拿到了做这些事的门票,但能把事情做到多好,还得看真功夫。每次开车经过自己公司修的路,心里都会泛起一点点小自豪,这大概就是做这行最实在的成就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