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我干审计这行有些年头了,经手的高新认定审计报告少说也有百八十份。见过企业准备得妥妥帖帖一次过关的,也见过反复折腾好几回才勉强通过的。咱就唠唠这事儿,说说这里头的门道。
审计报告可不是简单摆数字
很多老板觉得,审计报告不就是把财务数据整理一下吗?这想法可就跑偏了。高新认定审计报告,关键是得证明你们公司确实在搞研发,而且研发投入达到了规定比例。我见过不少企业,账面上研发费用看起来挺多,仔细一查,把日常生产经营的开支都算进去了,这哪能行呢?
审计师得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逐项核对你们的研发费用。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这些都得有根有据。特别要注意的是,研发费用必须按研发项目归集,不能一锅烩。最近我就遇到一家企业,他们的财务人员很用心,每个研发项目都建立了单独的辅助账,票据、合同、审批单一样不缺,审计起来特别顺畅。
前期准备比审计本身更重要
实话跟您说,等到审计师进场才开始准备,那已经晚了。聪明的企业都是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开始规划。研发项目的立项报告很重要,不能太简单,得把研发内容、创新点、预计成果说得明明白白。立项时间也要合理,别都在年底集中立项,看起来就不太真实。
研发费用辅助账是重头戏,最好由熟悉研发活动的项目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来做。人员工时分配要合理,不能把所有高薪人员的成本都往研发项目里堆。材料领用要有记录,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和场地要有证明。这些准备工作做得越细,后面审计就越轻松。
与审计师的沟通很关键
有些企业把审计师当成来找茬的,藏着掖着,这态度可不對。咱们是来帮您通过认定的,目的是一致的。遇到问题时,坦诚沟通比什么都强。上次有家企业,某个研发项目的投入突然很高,看起来不太合理。经过沟通才知道,他们为这个项目购置了专用设备,提供了购置合同和设备照片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审计过程中,企业最好指定专人配合,这个人既要懂财务又要懂技术研发。审计师需要了解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时,能及时找到技术人员来说明。需要财务资料时,财务人员能马上提供。双方配合得好,审计效率高,报告质量也好。
高新认定审计报告看似是个程序性工作,里面却大有学问。企业如果能提前规划、认真准备、积极配合,拿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审计报告,更是对企业研发管理的一次全面体检和完善。这份报告背后,体现的是企业真正的创新实力和管理水平。好了,今儿个就聊到这儿,要是还有不明白的,随时来找老张我唠唠。
经验之谈
想了解更多实用技巧?欢迎交流分享